分布式光伏發展迅猛,光伏裝機超預期
2017前三季度全國基建新增太陽能發電42.31GW,較去年同期增長60%,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同比增長約300%,保守估算2017年全年光伏裝機有望突破50GW。受益于行業景氣帶動,光伏行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44.82億元,同比增長28.76%,實現歸母凈利潤53.87億元,同比增長10.35%。未來我國光伏市場的增量在分布式,市場空間依然樂觀。此外,光伏行業技術降本仍在繼續,黑硅技術、PERC、N型電池技術成為當前電池片企業技術革新的主流方向,企業普遍通過這些技術改進以適應市場的發展需要。短期內補貼下調對分布式光伏有一定影響,但是長期來看,技術降本將讓廉價的分布式光伏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。預計2020年光伏度電成本有望實現大幅下降,最終實現平價上網。
棄風率持續降低,海上風電承載希望
1-9月,全國棄風電量295.5億千瓦時,同比減少103億千瓦時,棄風率同比下降6.7個百分點,實現棄風電量和棄風率"雙降",風電行業趨于健康,伴隨著相關政策出臺,預計2020年棄風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。海上風電相比于陸上風電優勢明顯,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。基于國家海上風電"十三五"發展規劃,我們看好海上風電成為下一個藍海市場。隨著電價下調、行業技術標準提升,風電制造業的競爭愈發激烈,行業利潤也被壓縮,部分產能落后的企業開始被淘汰出市場,優勢企業地位愈發突出。
工控行業持續復蘇,進口替代蘊含商機
我國PMI自去年8月以來連續14個月位于榮枯線之上,9月達到52.40,為近幾年歷史新高,雖然10月有所回落,但是仍然達到51.60,PMI復蘇趨勢明顯。同時,制造業固定資產完成額也保持不錯的增速。利好疊加,2016 年下半年起,工控市場迎來復蘇,全年增長約1%,行業規模達到1400億,預計2017全年市場規模增長5%以上,復蘇跡象明顯。國內工業自動化行業整體落后于發達國家,歐美和日資品牌技術水平高,品牌優勢明顯。但是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加快,產業升級,目前已步入智能制造裝備快速成長期,國內工業自動化企業在成本、定價、分銷、細分市場擴展、個性化服務等方面具備靈活性上的比較優勢,逐漸在OEM細分領域取得優勢,進口替代將是工控領域投資重要邏輯。
風險提示
1、行業發展不及預期;2、政策落地不及預期;3、市場競爭激烈。